找到相关内容1362篇,用时2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善恶能改命:对福德加减乘除

    这就是业决定之理。一夜之间,两人的面相就有很大的改变。凡人心粗,不大体会,高僧是明眼人,一看就清楚,所以不能认为心动对相续没有影响,而是影响很大,这是业增长广大之理。我们一天当中有无数念头,念念在...功名被削去。”真人回来告诉他,他说没有此事,又写文自己申辩。神批复说:“虽无其事,实有其心。”宋生知道后,惭愧、后悔莫及,因为他年轻时见婶子貌美,偶尔动过一邪心。   《寿康宝鉴》上说:   徐信...

    益西彭措堪布

    |命运|邪淫|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4/0728508695.html
  • 回收意根

    特别不能有修大排小这种心,这种心就是一种妄想,一种不正确的观念。因为我们的生死不在于哪个大小,而在于每一心动,不是说我们有个什么大的事情才有了生死,而是念念生死,每一都有生死。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念念生死的问题呢,那就是无。有就有生死,只有无才能解决生死的问题。下功夫只能在这下,如果你不懂得念念生死,而是舍去念念的生死去求一个大的心动,这样已经离道太远了。包括有的想通过一种很高的方式...

    上妙下祥法师开示 大连妙悟法师记录并校对

    |意根|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7/12334610477.html
  • 如本法师答:还没有明心见性的人,心容易染污一切境界,该如何安住?

    生死呢?心动,随顺之,如是广行造业,周而复始,是名轮回生死。譬如说:贪欲是从无量劫就贪下来了,如今还在贪欲不休,将来还是贪欲无穷,这样永无止尽的贪欲下去,称为轮回生死。还没有明心见性之人,先明此意,知道轮回受苦不是好玩的,是充满逼恼,不得自在的。   这一连串的轮回生死是从何而生呢!就是从无明妄想动而发,人所以会生死轮回,就是无明妄想之心所带动,这些妄想之心是不清净的,变化无常的,非究竟...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072912266.html
  • 日常生活中应如何观修慈心?

    ldquo;四海一家、万物一体”的境界,是因为有自、他的分党。以这种分党执著,导致心动都是为自己着想,对别人则不闻不问。   人的心量有大小。心量小的,只把几个人看成家人,给予他们安乐,对...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慈心|慈悲|在家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2/21245720615.html
  • 用信心来对治傲慢与自卑

    什么啊?还有什么做不到的?佛菩萨时刻都在,可以说跟你形影不离,随时观照着你,垂念着你。佛菩萨无所不知,知道你所有的一切,连你的心动都知道。你那么愚痴颠倒、烦恼痛苦,佛菩萨能不慈悲你吗?能不帮助你吗...

    达真堪布

    |傲慢|自卑|正信|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3/08060921301.html
  • 自信不及入禅难

           各个祖师大德都说参禅不得其妙,病在自信不及。可见建立自信是参禅很关键的一个因素。自信不及,不肯从本分上下手,老是寄希望于他人,以为师父会传给他一个“一用就灵”的妙法,却不知佛法不从人得。这就是参禅入门的第一个困难。因为,如果师父能帮你证到禅的话,本师释迦牟尼佛早帮我们证到了。   所以功夫上不了路的人不要着急,从自己日用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乃至心动上去下功夫。年久日深,...

    明一法师

    |禅宗|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1/10385434226.html
  • 给现代人的信

    此时际的外在物质情况,不仅多样而且十分精致。然而外在的外物质改善并不足够,这个世界需要对歧的快乐及痛苦,这也是众生的业力所致。遇逢乐、苦、善、恶、亲、敌等分别,主要缘致己心之心动所致。外在四大所致的灾难,吾心不能掌控;但由心所致的痛苦等,其对治要升起善念;发心之动机存善、以善意引发正念会导致快乐,能将分别心的痛苦,由负面转为正面,即可控制、改善伤害自他的苦,离苦得乐。 ...

    敏令堪钦仁波切

    |慈悲|菩萨行|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1/11080334543.html
  • 观心

    观心 /张慈田 观心就是观察心动,观察心念的实况、本质。观察心的目的在于善于了解自己原原本本的心,使杂染不易遁形而蒙蔽心眼,使心念清楚、明白、无染,不受苦折磨。 愈观察心就...误解,特别是修习禅定者更易陷入这个困境。 心念的本质是一个接一个生了又灭,灭了又生,是无常不永恒的,当我们的心定静时,这是容易觉知的,但是我们若生贪嗔痴之,心念就会卡在某个对象上,而不愿...

    张慈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5952467.html
  • 禅和禅定的区别

    行者若断我见我执,即使没有四禅八定,也是慧解脱的阿罗汉、辟支佛,舍报后照样能出三界。  禅定之修行,是对意识心之训练,制心一处,令意识降伏烦恼,不心动,无关智慧。  声闻乘的行者是由现观蕴处界的空相觉悟一切有情无我后而生出的智慧,缘觉乘的行者是经由缘起性空的现观而产生的智慧,声闻、缘觉的解脱都是分别通过对蕴处界、缘起性空的观行所产生的智慧断尽烦恼而得成办的。  祖师禅是一相应慧,乃是以意识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45555737.html
  • 照见五蕴皆空

    意识妄念的欲求;你 把这些观念弄清楚,念念舍,舍即布施,念头来就丢开,随便它是什么念头,包 括佛法的心思都丢开。能念念布施,自然持戒,心动,对与不对,善与恶, 都抛掉,当然是戒了。能念念布施,自然...【照见五蕴皆空】   念念都舍,舍掉,但舍不是压制的妄造空境,只是随随消。如此直修下去,最 后真智实相般若必然现前。此时一点都不吃力,不必观了,到达另一境界──“照见 五蕴皆空”。五蕴皆空就是身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21656786.html